論(X)A級景區的自我修養,這大概是近幾個月來比較熱門的話題。原因就在于,A級景區復核潮高調來襲,常態化監督走向趨嚴的信號愈發強烈。
一部分(X)A級,包括4A級景區摘牌,一部分景區新加入評級,被業界描述為“刮骨療毒”。在處理公告中,“環境衛生差”、“廁所革命滯后”這樣的關鍵詞被劃了重點,矛頭很大一部分指向了景區生態環境的保護。
2017年,“拯救洱海”行動關停上千家餐廳客棧的歷史仿佛就發生在昨天。如今,復核風暴席卷了全國各地景區,不能讓“風景好”、“環境好”、“生態優美”這樣的標語只停留在宣傳頁上,放任商業化的入侵打破景區的“真、優、美”。
值得一說的是,對于景區的復核,也得益于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愈加完善,生態環境監測手段的多元化。為了打好標志性的七大戰役,我國展開了“天、空、地”三維一體的拉網式排查,這也讓各大景區逐漸被擴進了監測體系中,便于展開更全面的生態檢測。
同時,由于環境監測搭上了高科技順風車,想要從景區復雜多變的環境形態中獲得真實準確的數據相較之前更容易一些。例如景區生態環境監測的無線通信技術系統,能夠通過快速獲得PM2.5指數、二氧化碳濃度、噪聲等級等指標數據。
而在各種非常規地形下,無人機環境數據探測是個不錯的選擇。目前,云計算平臺、大數據庫、AI人工智能分析等都已經陸續入駐環境監測管理平臺,這對景區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動態監督顯然也是相當有利的條件。
那么,對于景區來說,該如何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呢?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一些經驗還是相通的,本文梳理了以下幾條:
① 政策標準的規束是形成壓力的必要途徑之一。例如杭州西湖景區《風景名勝區環境衛生作業管理標準》剛剛出爐不久,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標準對于作業人員配置,設施設備配置和保養,不同類型的保潔,道路機保潔機械化操作頻次,公廁環境衛生控制指標等給出了具體要求。
② 廁所改革要跟上。環境衛生“臟、亂、差”有一部分也是廁所衛生問題導致的,現在全國都在進行“廁所革命”,景區廁所改造也不能落后。作為景區的門面之一,如廁難、如廁臟的問題要重點解決,而目前迎著“廁所革命”的東風,環保廁所、、等選擇正在向景區敞開。
③ 文明旅游新風尚值得發揚。針對景區變垃圾場這個問題,除了景區自身的保潔工作要跟上外,宣傳文明旅游也需要納入議程中。如鼓勵和監督游客將垃圾丟入垃圾桶,或者自帶垃圾袋,現在有一些景區明令禁止自帶食品入內也可以視為減少垃圾產生量的一種有效方式。但是,能夠從根源入手,形成文明旅游風尚是治本之策。
④ 景區管理常態化。對于“重開發,輕運營”、“重創建,輕提升”的現象,隔三差五的“體檢”可以讓景區管理保持高度的警戒狀態。動態化監督,精細化管理,通過標準提升補短板、促發展,這將是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需要直面的改變。
另外,專家提醒稱,景區商業化運作是把雙刃劍。而不論是怎樣的開發,都應該謹守“環境”底線,保持景區吸引游客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格調才不至于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