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名稱:成都蜀禹建筑防水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聯系人:劉先生
電 話:400-8356112
手 機:13982095390
郵 箱:cdsyfs@163.com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建設北路三段26號1棟2單元19層12號
攝影 / 何和(授權圖片)
近日,高能環境發布 2019 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1.71 億元,同比增長 41.87%; 實現歸母凈利潤 3.14 億元,同比增長 30.06%。公告顯示,高能環境前三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快速增長的主要增長動力之一,是板塊(另一塊是垃圾焚燒)。
2019 年上半年,高能環境在廣州、武漢、包頭、太原、常熟、山東等地新簽 7.41 億土壤修復項目訂單; 2018 年新簽的 20.79 億土壤修復訂單將陸續在今明兩年落地轉化,加上各地理順土法相關政策條例后,延后項目有望在四季度和明年加速釋放,公司未來兩年土壤修復板塊的業績確定性較強。
說到土壤修復產業,2013 年時,其總規模不到 100 億元,實際修復項目不到 20 個,年產值也才區區 20 億元,在環保產業中的占比尚不足 1%。怎么忽然就成了名企大咖競相爭奪的香餑餑呢?
從 “無人問津” 到“如日中天”,土壤修復產業的蛻變之旅始于 2016 年 5 月 28 日正式印發實施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就是大名鼎鼎的 “土十條”。
關于“土十條” 對土壤修復產業的影響,直接看它的治理目標就行:
到 2020 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
到 2030 年,全國土壤環境質量穩中向好,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紀中葉,土壤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
巨大的市場需求背后,無他,唯市場爾。也是從那時起,曾經一度被戲稱為 “土壤工程” 的土壤修復產業的市場空間被直接吹爆,千億規模,萬億潛力,怎么說的都有,反正就是各種看好,十分眼饞。
市場空間穩步釋放,野心勃勃的企業紛紛進場。資料顯示,2016 年土壤修復相關企業數量約 2000 家,2017 年猛增至 2800 家,增幅高達 40%。這其中還包括中節能、高能環境、永清環保等擁有雄厚資本的國企及上市企業。
對于土壤修復產業形成利好的因素中,除了政策,還有一點不能忽視:退城入園、化工企業搬遷。
從 2017 年開始,國務院發布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化生產企業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提出中小型企業和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大型企業 2018 年底前全部啟動搬遷改造,2020 年底前完成。
2018 年以來,河南、河北、浙江、江西、內蒙古等多地出臺重污染企業搬遷規劃,今明兩年全國范圍內的退城入園進程勢必提速。大批量污染企業的搬遷,使得相應地塊的土壤修復需求猛增。
尤其是 2019 年 1 月 1 日,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靴子落地,土壤修復產業伴隨土壤污染治理迎來“第二春”。土壤修復市場也成為繼大氣污染、水污染治理之后的名副其實的“大市場”。分析指出,深度醞釀之后的土壤修復市場,到 2020 年有望達到 5 萬億元。
此外,針對市場 “缺錢” 問題。中央財政支持毫不吝嗇。數據顯示,2019 年中央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為 50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42.9%,且資金占污染防治資金 (大氣、水、土壤) 的比重也由 2018 年的 7.95% 增長至 2019 年的 8.33%。不難看出,污染防治工作的天平,多年來終于向土壤修復傾斜。
至于有悲觀者所說的土壤修復 “市場集中度低、市場化程度低、制度不甚完善、市場亂象叢生、企業良莠不齊、惡性競爭頻發” 等問題,國家層面不曾懈怠,一直在不斷出臺完善系列政策,縱深推進土壤修復市場的有序化、規范化發展。
最后,身處環保行業又想賺錢的話,土壤修復產業是個不錯的切入點。當然了,有過硬的核心技術,才有可能在大浪淘沙中撈到金子,如果什么都沒有,還是洗洗睡吧。
END